天顺快讯:
“北大三沈”指曾于20世纪20年代同时任教于北京大学的三兄弟沈士远、沈尹默、沈兼士,与鲁迅同时代,均为北大文科教授。许广平在《鲁迅和青年们》一文中写道:“北平文化界之权威,以‘三沈’‘二周’‘二马’为最著名。”“三沈”昆仲少年立志,勤学苦读,弱冠之后,游学中外,学贯古今,成为我国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。一门棠棣三人,各有所长,名重京师,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,也是我国传统“一门数杰”佳话的延续,不仅享誉当时,而且深为后人钦仰,并已载入史册。
其中,沈尹默(1883—1971)以书法闻名,民国初年,书坛就有“南沈北于(右任)”之称。20世纪40年代书坛有“南沈北吴(吴玉如)”之说。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,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,“超越元、明、清,直入宋四家而无愧”。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:“数百年来,书家林立,盖无人出其右者”。沈尹默则在回忆录《我和北大》(1966年1月)中,把自己的“发愤钻研书法”归功于“陈独秀当头一棒的刺激”。个中缘由,请听沈尹默之孙沈长庆讲述沈尹默与陈独秀两人戏剧性的交往故事。
1962年,沈尹默录《沁园春·雪》赠予周总理,这为其中一幅天顺娱乐平台
少年沈尹默从唐楷欧体入手,一直练到25岁。他一边学习古体诗词,一边摹写正楷。1906年夏天,沈尹默从日本留学回国,随后全家返回故里湖州,不时以书写诗文小补家用,不久就写出了不小的名气,很多商店争着延请他写店名商号。不久后,家境不太丰裕的沈尹默受聘到杭州教书,结识了同在该校任教的青年诗人刘三(刘季平)。两人唱和酬应,成为挚友。刘季平不仅能诗善饮,而且书法造诣很深,喜用纯羊毫,隶书潇洒飘逸。和刘季平同在日本留学归来的陈独秀很欣赏他的书法,经常和刘季平在一起品谈字画,高兴之时,就互赠笔墨。陈独秀后来讲,因品谈字画的机缘,在刘季平的引见下结识了书法家沈二(沈尹默),并与其结为好友。
1906年重阳,刘季平邀沈尹默和他哥哥沈士远到其宅黄叶楼喝酒,从上午11点一直喝到晚上9点,沈尹默不善饮,喝至微醺,他请辞回家,即兴写了《题刘三黄叶楼》:“眼中黄叶尽雕年,独上高楼海气寒。从古诗人爱秋色,斜阳鸦影一凭栏。”第二天,沈尹默把这首诗送给刘季平。刘季平得了沈尹默的好诗不算,亲自铺开宣纸,要沈尹默把它写下来,贴在书房里。几天后,他在日本成城学校的同窗陈独秀来访,看到了墙上沈尹默的诗和字,便向刘季平索要沈尹默的地址,翌日敲开沈尹默的房门,大声喊道:“我叫陈仲甫,昨日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,诗做得很好,字则其俗入骨!”天顺娱乐平台
沈尹默没见过这架势,几乎未睹其人先闻其声,闻的又是刺耳之声。他心里一阵尴尬。但转念一想,是啊,我用的长锋羊毫,不能提腕,馆阁气息太浓,确实算不得好字,陈君此言真如当头棒喝!
陈独秀的这次棒喝使沈尹默猛醒。沈尹默是那种外温内热、外柔内刚、极有韧性的人,他一立志则发愤异常。他知道要改变过去的坏习惯和坏习气,必须抽刀断水,从零开始。他索性把自己当做一个初学者,从执笔做起,“指实掌虚,掌竖腕平”,每天取一刀尺八纸,用大羊毫蘸着淡墨临写汉碑,一纸写一字;等干透,再和墨稍浓,一张写四字;等再干,翻转来随便不拘大小,写满为止。这样,一张纸发挥了三张纸的效用。
天顺娱乐平台注册:www.txxc7.com
沈尹默脱俗后的早期作品
三年后,沈尹默专注于六朝碑版,兼临晋唐两宋元明清各家精品,兼收并蓄,转益多师,终至脱胎换骨,其书俗气滤尽,风骨挺立,一派生机。练到这个程度,沈尹默才转向他后来借以铸成大家风范的行书。
沈尹默从不掩饰对陈独秀的感激之情。半个多世纪后,他回忆陈独秀的这一次“酷评”,仍感到“音容如在目前”。
1917年某日,已是北京大学教授的沈尹默在琉璃厂附近忽遇陈独秀。老友重逢,喜不自胜。沈尹默问陈独秀为什么来北京,陈说:“我在上海办《新青年》杂志,又和亚东图书馆汪原放合编一本辞典,到北京募款来的。”沈尹默连忙把这一信息告知蔡元培校长,因为他获知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正好缺人,他认为陈独秀是最佳人选。天顺娱乐平台
蔡元培要沈尹默赶紧力邀陈独秀,沈尹默便三赴陈独秀所住旅馆。第一次去,一向果敢决断的陈独秀颇犹豫,他说:“我没有学术头衔,也从未在大学教过书,能否胜任,不得而知。”但蔡元培“兼容并蓄”的思想打动了陈独秀。第二次去,陈独秀还在犹豫,原来他是不肯舍弃自己投入很大心力的《新青年》。沈尹默搬出蔡元培事先想出的妙计:“你把《新青年》搬到北京来,你在上海只有一己之力,搬到北京来,北京大学可以做你的后援啊!”一句话说得陈独秀茅塞顿开。第三次去,沈尹默还没开口,陈独秀就说:“我试干三个月,如胜任即继续干下去,如不胜任即回沪。”就这样,陈独秀到了北大,《新青年》到了北京。1918年1月,《新青年》改为同仁刊物,由陈独秀、胡适、李大钊、沈尹默、钱玄同、刘半农组成编委会,实行轮流编辑制度,《新青年》吹来了阵阵春风,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。
30年代末,陈独秀和沈尹默意外在四川取得联系,沈尹默以诗相赠,陈独秀仍然认为沈尹默的字没有大的突破。他在写给沈尹默弟子台静农的信中说:“尹默字素来功力甚深,非眼前朋友所可及,然而字外无字,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。存世二王字,献之数种近真,羲之字多为米南宫临本,神韵犹在欧褚所临兰亭之下,即刻意学之,字品终在唐贤以下也。尊见以为如何?”天顺娱乐平台
抗战胜利后,沈尹默不满官场迂腐之风,立意坚辞监察院监察委员之职,专力临池研墨,手摹心追,以鬻字为生,不仅书艺大进,而且著书立说,《执笔五字法》《二王法书管窥》《书法论》等论著,强调笔法,着重美感,鼓吹传统,“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,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奇迹,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,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,引人欣赏,心畅神怡”。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,沈尹默终于“铁树开花六十年”,蔚成一代宗师。
本文节选自《沈尹默家族往事》,沈长庆(沈尹默之孙)著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,责任编辑王文运。
天顺平台:www.txxc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