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顺快讯:
明代张路《苏轼回翰林院图》
战国辟大夫虎符(故宫博物院藏)
明代杜堇《伏生授经图》(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)
暑假将尽,外出游学的孩子们,带着开阔的视野和增长的见识归巢,为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曾几何时,游学成了寒暑假的标配。望子成龙的家长们,已不仅仅满足于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,而是想方设法为旅行营造点“学术氛围”。近则来一趟名校之旅,排队几小时,走进985、211高等学府,让孩子立下“非某某名校不考”的豪言壮语;远则走出国门,交上一笔令人咋舌的费用,让孩子在异国他乡的夏令营,接受10多天的西式教育。
近年来成为高频热词的暑期游学,其实不是新兴事物。早在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,“战国四公子”之一的春申君黄歇,就已有了游学之旅。“游学”二字最早出现在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(春申君)游学博闻,事楚襄顷王。”
当年你看《芈月传》时,肯定想不到那个整天像芈月“迷弟”一样说“月儿真美”的公子歇,劝止秦王攻楚,设计救归楚国太子,这些胆量和见识或许都是早年游学得来的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在那个交通不畅、信息闭塞的年代,游学就是获取信息、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。古代的游士,一边寄情山水,一边拜师访友,在游学中实践着“知行合一”。天顺注册
孔子是游学鼻祖
鲁定公14年(公元前496),55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游学,开启了中国古人游学之风。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,孔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,足迹遍及卫、陈、鲁、宋、郑、蔡、楚诸国,有些地方的孔子遗迹保存至今。
游学不仅在现当代是高端消费,在古代同样是奢侈消费。这么多人一路上的食宿,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。盘缠从何而来?
《论语·述而》有一句:“自行束脩(xiū)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脩是肉脯,束脩就是10条干肉。意思是说,只要主动送给我10条干肉的学生,我没有不给他教诲的。
这句话表明,孔子招收学生会收取一定的学费。这些积少成多的学费,就是外出游学的盘缠来源之一。
孔老师在鲁国做官的年薪是“俸粟六万”,这是他的基本工资。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,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,按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,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,没让他参与政事。
除基本工资,孔子还会得到一些赞助,如鲁国大夫季孙氏赠“小米1000钟”,就是对孔子学说表示赞赏的物质奖励。
靠着微薄的学费、固定的俸禄和别人的额外赞助,孔子带着盘缠开始周游列国。一路上读书问道,一边向诸侯国国君游说,推荐自己的学说,一边向学生开坛授课,广招门徒。天顺注册
游学途中,既有“两小儿辩日”的趣闻,又有“仁人廉士,穷改节乎”的思考。
孔子堪称中国游学的鼻祖,他践行着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沿途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。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,将边游边学的游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至。
《大戴礼记》记载:“孔子适周,访礼于老聃,学乐于苌弘。”孔子在游历途中,还专门向四川资中人苌弘请教乐律知识。
游学要带通行证
现代人外出游学,无论是购买火车票、飞机票,还是办理护照、通行证,都离不开一样东西——身份证。那么,古人出游要带身份证吗?
每个暑假都要热播的经典电视连续剧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师徒每到一个国家,都要倒换通关文牒。由此可见,古代也有一套完整的户籍制度。
自商鞅的“保甲连坐法”起,普通民众就没有了随意迁徙的权利。未经许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的民众,被认为是脱籍,这可是严重的大罪。
到了后世,这种官府户籍制度管辖外的民户,有个专用名词:流民。
先秦的士子若要跑路,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:游学。当然,他们也要遵守严格的登记制度,拿着通行证作为凭据,出入关时登记造册,就能相对自由地游历。
先秦时期,这种通行证叫符节,是符与节的合称。符可以用于身份证明,作为出入国境、关卡、军营、要塞的凭证;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。天顺注册
以战国时期作为叙事背景的电视剧《芈月传》中,符节还是重要物证。
芈月为给黄歇报仇,用泥巴捏制铜符节,希望回忆起被劫持时义渠王手里符节上的字样,以找出幕后真凶的身份。
这里隐藏了一个历史知识点:铜符节是秦国通关时所使用的证件,在秦国的城池和关卡处,只有出示符节才可以通行。
如果古人出门游学,没有带上符节之类的凭证会怎么样呢?
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的一批竹简,让外界窥探到古人也会遭遇“查户口”。
竹简中的《游士律》,是中国最早一部旅游法规。其中记载:“游士在亡符,居县赀一甲,卒岁责之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出游者丢失了通行证明,要交一身衣甲的罚款,到年底时统一征收。
这种户籍制度在唐代变得更为具体。《大唐六典》规定:“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,必据过所以勘之。”
各地检查站的长官都要认真担负起查验工作,如果发现有人冒用他人的通行证,要判处有期徒刑一年。
唐朝诗人元结的《欸乃曲五首》,描述了诗人出差长沙后乘舟返回道州途中的见闻。其中第二首诗最负盛名:“湘江二月春水平,满月和风宜夜行。唱桡欲过平阳戍,守吏相呼问姓名。”
正当诗人欣赏着美丽宜人的湘江春夜图时,突然遭遇戍守官吏盘问姓名。不过,这突如其来的喝问,并没有让诗人意外和愕然,反倒有一种安全感。天顺注册
可见,唐朝查户口是件稀松平常之事。
司马迁游半个中国
孔子说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。”“士而怀居,不足以为士矣。”意思是劝告君子不要留恋故土,应该通过游学四方增长见识,实现远大理想,大展宏图。
不只是孔子,先秦时的诸子无一不爱游学,墨子、庄子、孙子、孟子、荀子、韩非子等,全都是著名游士。
游学的好处不言而喻,其中之一是能很好地推销自己,方便日后“找工作”。诸子周游列国,四处讲学,除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治国之道外,另一个目的是为引起统治者注意,让自己的思想成为正统思想。
如孟尝君,手下有上千谋士。古人的游学,相当于是在求职面试中展示自己。
到汉魏时期,读书人游学之风尤盛,最典型的人物是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。
他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写了自己的游学路线:“十岁则诵古文。二十而南游江、淮,上会稽,探禹穴,闚九疑,浮于沅、湘;北涉汶、泗,讲业齐、鲁之都,观孔子之遗风,乡射邹、峄;戹困鄱、薛、彭城,过梁、楚以归。”
天顺娱乐注册:www.txxc7.com
这番游学下来,司马迁不仅把大半个中国跑遍了,而且实地考察了风土人情、遗迹遗风,对他创作《史记》可说是知识与经验的双重积累。天顺注册
古人云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司马迁能行万里路,得益于他的父亲司马谈。
10多岁的时候,学有所成的司马迁离开龙门故乡,来到京城长安父亲的身边。在父亲的指示下,他遍访名山大川,搜集遗闻古事,而后回到父亲身边,整理旅途见闻。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“余尝西至空桐,北过涿鹿,东渐于海,南浮江淮,至长老皆名往往称黄帝、尧、舜之处,风教固殊焉。”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赞》写道:“适长沙,观屈原所自沈渊,未尝不垂涕,想见其为人。”
这些文字表明,司马迁实地考察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出生地,一丝不苟地寻找他们生活过的痕迹,收集他们的生平轶闻。
从京师长安出发,司马迁到了湖南长沙及汩罗江,在屈原投江的地方凭吊诗人;去了浙江会稽,探访了会稽山上的禹穴;到了韩信的故乡淮阴,了解了韩信早年的经历;去了山东曲阜,参观了孔子故里,观察孔子遗风和齐鲁大地的文化;去了秦楚、楚汉战争的战场彭城,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,访问遗老,查看地形,探访汉初功臣的奇闻轶事。
在对大半个中国的游历中,司马迁不只是对山川河流、风土人情、历史故事更为熟悉,而且在游学途中领略到了一种无限的时空、不羁的自由和对自我精神的检阅。这为其成就史学巨著、宁死要说真话,埋下伏笔。天顺注册
科举前后要游学
与现在学生高考后游学放松有点类似,古代学子在科举考试前后,也会安排一场游学,只不过目的有所不同。前者是对10年寒窗苦的奖励,后者是为功名利禄辞别父母,远游拜访名师。
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等人,都有丰富的游学经历。
游学在宋朝的士子中风靡一时,国子监、太学都是老师和学生爱去的游学之地。宋朝的私学,如果有一个知名老师,就是一个金字招牌,能招来许多游学士子。
地方官学有田地作为经济来源,专门设有游学者使用的宿舍。去好的官学,既可以学到知识,又可以交到朋友,住处也不用操心。
南宋诗人巩丰在《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》中,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不易:“士游乡校间,如舟试津浦。所见小溪山,未见大岛屿。一旦远游学,如舟涉江湖……”
眉山人苏洵,27岁才在老婆的劝导下幡然醒悟,发奋读书。尽管天资聪颖,但他第二年匆匆忙忙应考,结果名落孙山。
经历了落第的打击,苏洵潜心教导两个儿子,还带着苏轼、苏辙到京师游学。在熟人的引荐下,他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,得到对方的赏识。
嘉祐2年(1057),欧阳修担任主考官,苏轼、苏辙兄弟同榜及第,一炮而红。天顺注册
像苏洵这样良苦用心的游学,大有人在。古代士子科举考试前后,喜欢在赶考的途中拜访知名学者,向认识的同乡或不认识的名人请教难题。
有的是真心求教,有人是给自已镀金,还有人想探听试题,或提前结下师生之缘,以便在朝堂守助相望。
29岁的唐伯虎与好友徐经进京参加会试途中,仰慕程敏政的学问,于是前去求学。当时,程敏政还不是主考官,就毫不避讳地帮他们猜题,相当于是给出模拟题。
徐经拿着试题与唐伯虎讨论答案,还向其他考生求助。谁料,模拟题竟成了真题,几人卷入科举舞弊的丑闻,唐伯虎还落得个妻离子散的结局。
游学对老师和学生来说,都是镀金的手段之一,既可以广博见闻,又增加名气。范仲淹就曾到湖州游学,还“取胡瑗教人之法以著为令”,跟着名师胡瑗求学,收获可大了。
不过,也有人心术不正,考前突击游学拜访名师。这目的,跟猜题押宝的性质差不多。
清朝光绪帝师翁同龢,在光绪18年(1892)的会试中担任主考官。考前,他的老乡张謇带着好友刘可毅前来拜访。翁同龢欣赏张謇的才华,有心让其高中,谈天时反复念叨“今日时势,宜统筹全局”。
张謇对这句讨论时局的话不以为意,刘可毅却猜到了暗示的意味,遂将“统筹全局”答在卷中,成为这场考试的头名。天顺注册
古人游学带点啥?
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,没有飞机、火车一日千里,古人如何远游?
有条件者如孔子,去拜访老子,乘坐的是鲁昭公赞助他的一辆瘦马破车;更多的是步行,靠徒步完成游学计划。
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,就是其中之一。他穿着草鞋步行天下,在各地游学,推广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的思想。
当然,乘船也是交通工具之一,不然怎么会留下“孤帆远影碧空尽”的好诗?
除前文提及的盘缠和通行证,古人游学还会随身携带哪些东西?干粮当然必不可少,更有甚者,连锅灶一同带上。
徐霞客远游的时候带着生米,走到哪里就烧火煮饭,自力更生。他这一招,或许来源于孔子。
在那个第三产业并不发达的年代,孔子“穷游”还得自备粮食锅灶。60岁那年,孔子带着弟子去郑国,不料与弟子走失。
粮食锅灶都在弟子那里,老夫子饥饿难耐,疲惫不堪。弟子们分头寻找,直到有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,“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
找到孔子后,子贡将郑国人的嘲讽之语据实相告。孔子不以为意,反觉得很形象,欣然笑曰:“形状,末也。而谓似丧家之狗,然哉!然哉!”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“苏秦始将连横”条,记载了战国时著名的论辩家苏秦远游的“装备”:“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縢履蹻,负书担橐……”天顺注册
由此可见,苏秦远游至少带了这些东西:御寒衣服,黑貂之裘;盘缠,黄金百斤;学习资料,书;收纳用具,橐。
没有银行卡和手机支付设备,古人不得不带上足够多的盘缠,以备不时之需。当然,这还不是最大的负重。
既然是游学,免不了一路上读书求学,写几篇读书笔记、旅行见闻。可先秦时候,书本都是笨重的竹简串连而成,这可比纸质书籍重多了。
如果没有马车或雇佣一个仆人,就只能自己肩挑背扛,把自己当驴使。
如果是士大夫出游,玩的就是情调。散文家张岱在《游山小启》里,详细写了旅游所要准备的东西,包括小船、坐毡、茶点、杯盏、筷子、香炉、柴火、米饭,每个人都要自带一个簋、一个壶、两样小菜。
陈继儒和朋友一起渡河赏桃花,随身“暖酒提小榼”。“榼”是有盖的酒器。可外出游学,当然没有在家那样舒服自在,如果没法带酒,不如戒酒。
汉魏时期的北海朱虚人邴原,自小聪明好学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发觉单从书本上学知识不够用,于是想到外地游学来拓宽知识面,顺便扩大朋友圈。
邴原有个饮酒的雅好,而且有终日不醉的海量。自从开始游学后,因为怕嗜酒耽误学业,竟整整八九年滴酒不沾。其间,每当游学结交的师友设宴款待,他总是托辞自己不会喝酒。天顺注册
通过多年游学,他的学识大有长进。返回家乡后,他设置学堂,创立了邴原学派,并被世人誉为“国之重宝”。
曹操慧眼识才,征召他为丞相征事。后来,又在别人的举荐下,封他为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。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房井思
天顺平台登录:www.txxc7.com